第一天简报
清晨的第一缕曙光穿过合肥的云层,中科大暑假“双高互动”课程第一天在贵阳拉开帷幕。第一天主要包括开幕式、破冰活动、中科大少年班主任讲座、教授讲座四个部分。
开幕式上,负责老师就研究活动发表了讲话并介绍了随行教师。随行教师向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科大的生活和进入科大的经历。随后,在随行教师的组织下,进行了破冰活动。每个队员都运用了基本的物理知识,每个人都做出了独特的把戏,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下午,学生们参观了中科大校园,并听取了中科大少年班主任的讲座。院长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取得的骄人成绩、优秀校友和初中班优秀学生等情况,并回答了同学们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问题。随后,教授向同学们简要介绍了量子力学、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科大校友在这些前沿科技领域的成就备受关注,学生们还向教授提出了与量子物理相关的问题。
最后,在中科大食堂吃过晚饭后,贵阳一中中科大“双高互动”夏令营第一天在中科大圆满落幕。变得晴朗。
贵阳一中2018年暑期课题组听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专陈院长讲座
贵阳一中2018年暑假访问国家微尺度物质科学研究中心
贵阳一中2018年暑期课题组听中科大少年班张老师讲课
中国科技大学贵阳一中2018年暑期课题组合影
贵阳一中2018年暑期课题组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初级学院合影
贵阳一中2018年暑期科技大学课题组开展破冰活动
第二天简报
——学生感言
2018年7月24日星期二,贵阳一中“双高互动”项目第二天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科研活动拉开帷幕。
和往常一样,早上 7:00 起床吃早餐。得益于一中的严格管理,假期里我也被生物钟吵醒了。昨天应我们的要求,肖老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向我们解释了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的联系以及高中知识的延伸。每个人都非常兴奋!这种介绍角度在平时的游学活动中是没有的,同时也解答了我们对大学课程的各种疑惑。过去,我们只知道大学的课程很难,但不知道它可以应用到哪些领域,以及现在学到的高中知识的价值。我们原本以为高中课程和大学是分开的,觉得高中的知识没用,只能用来考试。现在我大概明白了,高中知识是大学进一步深入学习的重要基础,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这种新的认识让我们非常高兴。
随后,一位师兄为我们表演了双节棍。师兄虽然许久没有练习,但表现还是让我们惊叹。或许这就是我们的一位同学所说的:“这是基础。” 没错,我哥也说了,看似很酷的双节棍,也和我们刷题一样——无数次的重复训练和纠错。
中午,我们参加了能力和职业定位测试。
下午,肖老师向我们介绍了期待已久的物理学领域。老师有趣的讲解,让我们把各种看似高深的知识都聊得轻松,忘记了时间,忘记了吃饭。晚饭后,还有变身小老师、小教授和小小的学生,讨论人工智能、理论物理、区块链。肖老师打开了我们的脑洞,脑洞自然激发了探索的欲望,从而实现了良性循环。我们希望在普通的学习中也能做到这一点。
晚上的课上,肖老师请来了贵州中科大的龙老师,给我们讲讲他的物理学习心得。我们积极地询问和讨论,很有趣。
最终,这一天在合肥美丽的夜景中结束。随着对知识王国的未完探索和回味,我更加期待明天的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博士向同学们介绍了高中知识与大学知识的联系
学生参加职业和能力倾向测试
老年人为学生表演双节棍
贵州科技大学学生向学生介绍物理学习方法
高三(十九) 班
彭轩
第 3 天简报
- 设计一个蛇形钟摆
2018年7月25日星期三,中国科学大学贵阳一中“双高互动”研究活动第三天正式启动。
上午9:00,肖博士以蛇形摆为中心开题,向同学们讲解了简单摆周期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同学们思考蛇形摆的原理.
肖老师向学生介绍简单摆的计算
午休后,乔克大叔(中科大工学博士)分享了自己的中文学习心得,推荐书籍(费孝通的《家乡中国》,加缪的《局外人》,等),我们也很惊讶得知这个理工科的人居然是一首纪念中科大建校60周年的歌曲的作词。作为一名理工科人,他的文学气息来自于对文学的热爱和对阅读的热爱。这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生活不仅仅是从课本中学习知识,更应该有自己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