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摘自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的讲话
福建漳州体育训练基地,每逢大赛,中国女排几乎都会来到这里集训。基地里的腾飞纪念馆,挂满女排照片的冠军墙、当年训练用的护膝和球衣,仿佛穿越时光,讲述着中国女排激励几代人的光辉历程。
从“滚上一身泥,磨去几层皮,苦练技战术,立志攀高峰”的竹棚起步,中国女排以拼搏为梦想筑梯,用一个又一个世界冠军,书写了奋斗不息、为国争光的动人诗篇。
2019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指出:“广大人民群众对中国女排的喜爱,不仅是因为你们夺得了冠军,更重要的是你们在赛场上展现了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的精神面貌。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
“学习女排,振兴中华。”这句叫响40年的口号,激荡了无数人内心的共鸣,凝聚起奋发进取的意志。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历久弥新的女排精神依然不断激发出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中国女排在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庆祝胜利
祖国至上 团结协作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
“这是一曲振奋人心的搏斗之歌,它的主旋律,就是祖国荣誉高于一切。”1981年,一篇讴歌女排精神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传遍大江南北。
那一年,正值改革开放春风拂面。人们意识到,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体育水平,必须在各个方面奋起追赶世界。彼时,中国女排踏上第三届女排世界杯的征程。在日本大阪,主教练袁伟民字字铿锵:“我们代表的是中华民族,祖国人民要我们拼,要我们搏!”
“17∶15!我们胜利啦!”1981年11月16日傍晚,当决胜局最后一个球落地,解说员宋世雄的呐喊,让无数守在收音机和电视机前的中国人热泪盈眶、欢呼雀跃:中国女排以总比分3∶2险胜日本队,七战七捷为中国“三大球”项目夺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孙晋芳、张蓉芳、郎平……站上最高领奖台,12位女排姑娘笑中带泪。这沉甸甸的奖杯,不仅为新中国体育揭开崭新一页,更以一股昂扬的斗志,向世界证明了“中国人能行”。
当年,漳州竹棚馆洒下了女排姑娘奋斗拼搏的汗水。任凭训练条件再简陋,女排姑娘都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练就过硬本领和顽强意志。怀着坚定的信念走上赛场,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最终为祖国争了光、为民族争了气。
酣畅淋漓的扣球,敲响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战鼓。正如1981年11月17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所说:用中国女排的这种精神去搞现代化建设,何愁现代化不能实现?
从1981年到1986年,中国女排连战连胜,创下世界排球史上“五连冠”伟业。把困难踩在脚下,把责任扛在肩头,把理想化作风帆。这个英雄集体不仅擦亮竞技体育的中国名片,更成为全民榜样和时代标杆。
“爱国是灵魂,团结是法宝,拼搏是特质。”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惊天逆转、2016年里约奥运会的绝地翻盘、2019年日本世界杯的十一连胜……中国女排一次次将“不可能”变成现实。她们的可贵,不只在于征服对手,更在于战胜自我。哪怕形势再险峻,也始终保持昂扬士气,咬紧牙关拼到最后一刻。
“每一次比赛,我们的目标都是升国旗、奏国歌。”郎平这把“铁榔头”一敲40年,以运动员和教练员身份两次夺得奥运金牌。在她看来,女排精神的闪光点,就是越到困难时刻,越有人站出来勇挑重担,大家越能拧成一股绳。
精神的回响跨越时空,凝聚为砥砺奋进的力量。40年前,万人空巷看女排;而今,“女排精神”屡成网络热词。从一穷二白艰苦创业,到10次夺得世界排球“三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生动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华体育精神,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添上光彩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