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首发】作者| 兰心(原创作品 侵权必究)
在林州市桂林镇三井村北三公里处,有一座山,形如卧狮,因山上有一处泉水,故名“狮泉山”,圆通寺就建在狮泉山的怀中。
这座有着九百多年历史的古老寺院,经过后人无数次的修缮扩建,如今远近闻名,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游客。
在一个天气晴好的冬日,我和友人一道去往圆通寺。车穿过三井村,一路顺着山脚向北,十来分钟便来到通往寺院的入口处。
朋友把车停在山下开阔的地方,我们徒步往寺的方向走。拐过一个山角,就远远地看到圆通寺了。她在群山的怀抱里像熟睡的婴儿般静谧安详。阳光下,寺院建筑上的琉璃瓦闪烁着金色神圣的光芒,我们不由得加快了脚步,不觉惊动了山中鸟儿,鸣叫着从我们头上掠过。
步行大约有200米,就来到寺正门,红墙彩窗,两头石狮子威武地立在两边,殿内是一尊弥勒佛的塑像。他满面堆笑,袒胸露腹,盘膝而坐,无拘无束,一副看穿世人心思的可爱模样。有僧人在打扫收拾,看我们来了,微笑着双手合十示意。
我们穿过正门殿堂来到院里,香案上檀香缭绕,烛火闪闪,更添了许多神秘庄严的气氛。拾级而上来到正殿,一副“大义秉春秋,辅汉精忠悬日月;威灵存宇宙,干霄正气壮山河”的对联映入眼帘。细看横批是:忠肝义胆。
里面正是关公的塑像,他脸色通红,左手捋着美髯,右手握着兵书,背后一把青龙偃月刀,正气凛然,心中不觉升起对英雄无限的敬仰。
和关公背对着的是南海观音的塑像,她坐在紫莲台上,眉如弯月,慈目低垂,一手持净瓶,一手握柳枝。传说中她是“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做渡人舟”。
友人长跪不起,口里念念有词,她曾说小时候生过大病,医院也无能为力,硬是母亲不吃不喝拜了三天观音菩萨,才转危为安。
也许科学走不过去的地方,信仰就等在那里。
我们转过关公殿右侧,是送子观音殿。一进殿来,我们先前的肃穆神情一扫而空,眼前的佛像呈现一派生动活泼的景象,三位送子娘娘怀抱婴儿在喂乳。她们旁边的山石上,是数不清的孩童塑像,他们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各种嬉戏玩耍,有的在撒尿、有的在攀爬、有的在荡秋千……他们的脖子上有的系有红色的丝线,那是来求子嗣的人系上去的,人类的繁衍,生命的延续,始终有人寄托于此。
从送子观音殿出来往后院走,我们看到了刚刚扩建成的大雄宝殿。八根圆柱承载着整个宝殿建筑,圆柱上龙缠凤绕,分外醒目。进到殿里,一尊近五米高的释迦摩尼佛塑像赫然呈现眼前。佛祖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大耳垂肩。手捻佛珠,端坐在莲花台上,两边是天王和力士,瞋目侍立。周围是十八罗汉的塑像,有的怒目圆睁,有的双目微合,有的面露笑容……惟妙惟肖。心中不禁默默赞叹这精美的民间塑像艺术。
站在大雄宝殿高高的台阶上,阳光和煦,游人和信徒心怀虔诚,各自默默观光拜佛,安静祥和。
圆通寺因为有一处山泉而格外灵秀,我们却没有看到泉水,寻问寺内僧人:“泉在何处。”
僧人笑而不语,却送上茶水,让我们先休息品尝。一杯水下肚,清冽香甜,想必这一定是山泉水了。
看我们疑惑,僧人把手指向寺后山上,会心一笑,然后双手合十,嘴里念道:“阿弥陀佛。”
顺着僧人所指方向,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终于寻到了地方。真是曲径通幽处,泉影始相见。这一处泉眼,像羞涩的小女孩,藏在稠密的灌木丛深处,虽然是冬日,泉水却碧绿清纯,依稀可看见有小小的亮晶晶的珠泡不断地从泉眼处冒出来,汇成一股,流进一个小蓄水池里。
听僧人说寺周围几十亩山地,泉水浇灌,无化肥农药,春种秋收,自给自足。
圆通寺日日年年,香客不断,山与泉共存,真是自然造化。天已近晚依然留恋忘返,我们用手机拍下了许许多多的照片,被大山挡住的落日,美丽如镜的小池面,泉边枝桠嶙峋的老杏树上停着的归鸟,开始打水做饭的僧人,久违的炊烟……
拂去紫陌纷扰和红尘喧嚣,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油然而生。回去的路上频频回首,圆通寺笼罩在苍茫的暮色里,显得更加肃穆,宁静,庄严。
兰 心 文学爱好者。
©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文章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20/0731/18/71028402_92785433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