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长征以来,红军所经之地都是穷乡僻壤,虽然攻占了几座县城,但都是“地无三分银”的穷地。
而镇远则不同,它是红军长征以来攻占的第一座地级城市,这里不但商家云集,而且还是贵州东部行营,黔军第五旅驻地,敌二十五军的大批军需物资囤积于此。
镇远,地处滇头楚尾,地形雄奇险峻,素有“滇楚锁钥,湘黔咽喉”之称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
黎平会议后,放弃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决定,作出了挺进贵州,北上川黔边境的战略决策。攻占镇远也是北进战略决策之一。
“欲守云贵,先据镇远。”这是兵家的共同认识,同时也是商贾经商聚财的共识点。
畅达的水陆交通吸引了全国各地的商人,纷纷入驻镇远经商,故镇远又有“军旗掩映下的水陆大都市”的响亮城市名片。
秦晋会馆、两湖会馆、江南会馆、江西会馆等八大会馆在全国都是有名的商号,湖广的大米,江浙的布匹,江西的瓷器以及全国各地的商品在这座五方杂处、多元文明的城市应有尽有。
镇远不同于贵州的其它地方,明清以来,赋税收入丰厚,长期高居全省之冠,可以说是贵州少有的富庶之乡,财富之城。
镇远县委党史研究室付晓翡研究员介绍说:
“镇远官府和商人众多的钱财,加上敌军事先运到镇远的辎重物资,部分金条和数万银元,以及大量粮食、被服、药品、枪支弹药等,红军运了三天三夜。”
人们常说“镇远三件宝:山水秀,历史长,红军遗迹真不少!”
红军转战镇远期间,镇远人民也积极为红军当向导、救护伤员、运送红军、筹粮筹款、捐献财物,给予红军大力支持和帮助。
从1934年9月至1936年初,在长达18个月的时间里,红六军团,中央红军,红二、六军团,三支红军队伍转战镇远,足迹遍布各地。
镇远古镇被㵲阳河一分为二,河水蜿蜒,以“S”形穿城而过,北岸是旧时士兵驻扎的地方,称之为卫城;南岸是行政机构和平民商家聚集的地方,称之为府城,远观颇似太极图。
两城池皆为明代所建,现尚存部分城墙和城门。城内外古建筑、传统民居、历史码头数量颇多。
红九军团驻地就位于府城仁寿巷秦晋会馆后院(曾为上官家族私宅)。
战争年代被征用,成了红九军指挥部原址。
镇远古镇还被评为“中国最美十大古城”之一,城内古街古巷曲径通幽,石桥城垣错落有致,碧水晨雾姿态万千,春江渔火诗意盎然。
有雄伟奇特、蜚声中外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青龙洞古建筑群和明清古民居、古巷道、古码头、古城垣等160余处,观赏价值与科考价值俱高。
其建筑风格为青砖黛瓦、高封火墙、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每一块青石板、每一块青砖都记载历史遗迹,泣诉着千年古镇的沧桑。
古城垣建有战神庙、城墙、烽火台、堡屯、炮台等军事体系堡垒。
镇远古镇真是个“山雄水美”之地啊!
跟星火旅游一起去探访这个山美、水美、人美、历史更美的地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