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刻意让你家娃和异性小朋友保持距离吗?
最近几天在微博上看见这样一个有意思的话题,对我们做父母的来说,可能还真是一个思考盲区。
@微博话题
在某视频平台,一位妈妈记录与女儿对话的一个视频意外地火了。
女儿放学后被小男生妈妈邀请去他们家玩,还吃了晚饭,爸爸开始还因为娃长大会串门儿了而得意,当得知去的是男生家后秒变脸,并让妈妈出头教育女儿,于是就有了这段对话:
女儿不解:“妈妈,为什么我不能和男生玩?”
妈妈支支吾吾:“emm,因为你是女孩子,就应该跟女孩子玩!”
女儿仍不解:“为什么女孩子就要和女孩子玩?”
妈妈彻底答不上来了:“......”
本是想要利用道理去教育女儿,没想到却被女儿的“连环懵懂问”打得措手不及。
如果你是这位妈妈,面对孩子的疑问,你会怎么回答呢?
No.1
为什么有的娃偏爱和异性玩?
在回答孩子的质疑时,咱们先问自己一个问题:看到孩子总喜欢和异性小朋友玩,你的内心是否会生出天然抵触?
当孩子在和异性小朋友玩的时候,他们的心里会想什么?真的是传说中的“异性相吸”吗?
在有一期《少年说》节目中,一位上小学三年级的小姑娘陈洁在天台上用着紧张颤抖的声音对她即将转学的好朋友说出了属于孩子纯真的心声:“你是我最好的朋友,以前我一个朋友都没有,老师把你换成我同桌后,你很优秀,很幽默,还陪我聊天,因为向你学习,我也变得优秀起来,希望你转学后还记得我!”
从孩子的视角看,这是一份令人珍惜动容的珍贵友谊;而从我们大人的视角去看,可能就会扭变成某狗血偶像剧的戏码桥段。
想到上周我家小区的一个小片段,每到周末假期,小区各楼里的孩子们就喜欢聚在一起玩耍,我家娃也不例外。
就像是心照不宣的公约一般,楼下的玩耍空地上总是男生家长守着一波小男孩,女生家长们守着一波小姑娘,小男孩们爱疯跑、拍球......小姑娘们热衷过家家、跳绳等......孩子们各自形成了两个由性别划分的阵营。
那天有个小男孩,看女孩阵营正在玩跳绳很想加入,于是问妈妈能不能去和她们跳绳,妈妈一看全是女孩,就和小男孩说:“那边都是小女孩玩的,你是小男孩,去和他们玩球吧!”
小男孩自然是不理解妈妈的心思,低着头看起来很委屈:“我就是想加入她们一起玩跳绳!”
你说孩子偏偏想去和异性小朋友玩是为什么?自然只是因为“玩”!
得益于现在大家对性教育的意识越来越高,我们尝试着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灌输性别概念,往往容易将孩子们的单纯的社交想成复杂的异性相处!
意识高是好事儿,但不应该用在孩子们的初期社交启蒙上。
小孩子在选择和谁玩之前,是不会刻意根据性别甄选,他们想的不过是好不好玩?要不要一起玩?
因为他们没有对性别的界定,自然也不会有大人般复杂的想法。
No.2
儿童异性交往的好处太多
都说从小要给孩子做好性教育,现在又鼓励孩子和异性交朋友,这到底是该听谁的?
其实啊,这两件事放在孩子身上并不冲突。
孩子的性教育我们呼吁过很多次,多早开始都不为过,但孩子的异性交往这事儿,也是疏大于堵,并且还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好处!
01 异性不再变得神秘
2岁的孩子可以注意到自己与异性的差别,到了3岁左右,大多数孩子会建立两性差异认知,并知道自己的性别。
同时,3岁开始,孩子会逐渐产生社交欲望。
孩子由于对社交的“跃跃欲试”和对性别的认识之间信息不对称,这时候的孩子对异性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身体结构的差异。
社交方面他们并不会对此有疑虑,只要志同相合,管你是男是女~
如果刻意将孩子划入必须和同性玩的队列,孩子可能会失去从小通过异性社交认识异性的机会。
因为陌生所以神秘,自然也就会对异性有着来自未知的“吸引力”,这个“吸引力”可能会直接影响孩子成年后的异性交友观、爱情观。
反之,从小消除异性观念,让孩子们自由玩耍,可以让孩子消除对性别的神秘感,在自由交友过程中可以更好地发展无差别社交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