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进口零食王国,您的零食管家!




生活常识

柿饼

2021-06-05 17:31 admin
柿饼 免费编辑 添加义项名
添加义项
柿饼,中药名。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柿两种。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柿饼
柿饼
外文名
dried persimmon

主要食用功效
润肺,止血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

别称
干柿,柿干


副作用
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者不宜食用

主要原料
柿子

储藏方法
阴凉干燥

是否含防腐剂


主要营养成分
蛋白质,膳食纤维

目录
1产品介绍
2正文
3异名
4来源
5制法
6性味
7功用主治
8用法与用量
9宜忌
10选方
11名家论述
折叠编辑本段产品介绍
柿饼是陕西富平县的名果,栽培历史悠久。

柿果采后经3—6天脱涩处理,加工成柿饼,肉质干爽,味清甜且存放久不变质。阳朔县柿饼畅销区内,远销闽、粤。

阳朔县柿子对土壤,气候的适应力广,耐粗放管理,忌积水,喜光,成花容易,座果率高,嫁接苗一般栽植后3年投产。柿饼年产量1500吨,于9月中旬—10月下旬上市。提供优质果苗和果品。

柿饼
柿饼

柿子营养丰富、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香甜可口、老少喜食。据测,每100克柿子含碳水化合物15克以上,糖分28克,蛋白质1.36克、脂肪0.2克、磷19毫克、铁8毫克、钙10毫克、维生素C16毫克,还含有胡萝卜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它既可生食,也可加工成柿饼、柿糕,并可用来酿酒、制醋等柿子不仅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其果实及其加工品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柿饼中含有甘露糖醇、蔗糖、葡萄糖和木密醇。柿饼有降压止血、清热润肠之作用。

柿饼上的白霜叫柿霜,柿霜能治咽喉干痛、口舌生疮、肺热咳嗽、咯血等症。用柿霜10克,薄荷5克,冰片0.5克放在一起磨细,涂擦,可治口疮、口角炎。

柿子、柿饼中都含有转化糖、蔗糖、苹果酸和甘露醇等物质,并含有单宁。柿子和柿饼都可作缓和滋养品。并有止血润大便的作用,能缓和痔疮肿痛,止痔疮出血及直肠出血等。

折叠编辑本段正文
柿饼
柿饼

柿饼

( <日用本草> )

折叠编辑本段异名
干柿(《日华子本草》),柿花(《纲目》),柿干(《本草备要》)。

折叠编辑本段来源
柿饼
柿饼

为柿科植物柿的果实经加工而成的饼状食品,有白柿、乌柿两种。

折叠编辑本段制法


制作柿饼,非常耗时费工, 大概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修蒂>:人工逐一修整果蒂。

<削皮>:将修整好果蒂的柿子,

放在简易的削皮机上,削去外皮。

<整理>:机器无法削到的上下部分,

再用人工进一步削干净。

<烘烤>:送进烘烤房进行烘烤。

<成型>:三天后,柿子软化,取出捏揉成型。

柿饼
柿饼

果型较小,颜色橙红的是,产量少价格高的石柿。 <烘烤>:成型后,继续烘烤四天。

<筛检>:检查干燥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再烘烤。

<分级>:筛检的同时,按大小分成,

一斤150元及180元两种等级。

<包装>:秤重后包装,终于可以出售了。

过去,制作柿饼要靠日晒风干,露天晾晒,卫生条件很差,惹来成群苍蝇,担心被污染的食物,会吃坏肚子,于是添加硫磺杀菌。而今,大多采用机器烘焙,成本提高了,但是品质得以控制,并且因为环境卫生,消费者吃到的是,完全没有添加物,纯天然的食物。

折叠编辑本段性味
甘涩,寒。

①陶弘景:“日干者性冷;火熏者性热。”

② <日华子本草>“平。”

③ <纲目>“白柿,甘,平,涩,无毒;乌柿,甘,温,无毒。”

④ <本草通玄> “甘寒而涩。”

折叠编辑本段功用主治
润肺,涩肠,止血。治吐血,咯血,血淋,肠风,痔漏,痢疾。

① <别录> :"火柿主煞毒。疗金疮,火疮,生肉止痛。"

②陶弘景:"乌柿,火熏者断下,又疗狗啮疮。"

③ <本草拾遗> :"日干者温补,多食去面皯,除腹中宿血;火干者,人服药口苦及欲吐逆,食少许立止。"

④ <日华子本草> :"润声喉,杀虫。"

⑤ <嘉祐本草> :"厚肠胃,涩中,健脾胃气,消宿血。"

⑥ <日用本草> :"涩肠止泻,杀小虫,润喉音。治小儿秋深下痢。"

⑦ <纲目> :"白柿治反胃,咯血,血淋,肠澼,痔漏下血。"

⑧ <本草通玄> :"止胃热口干,润心肺,消痰。治血淋。便血。"

折叠编辑本段用法与用量
内服:生食、煎汤或烧存性入散剂。

折叠编辑本段宜忌
脾胃虚寒,痰湿内盛者不宜食。

折叠编辑本段选方
①治痰嗽带血:青州大柿饼,饭上蒸熟,批开,每用一枚,掺真青黛一钱。卧时食之,薄荷汤下。( <丹溪纂要>)

②治咳嗽吐痰:干柿烧灰存性,蜜丸,滚水下。( <滇南本草>)

③治吐血、咯血、嗽血、咳血,及小便淋血、肠风泻血、痔热流血等证:柿饼一斤(青州出者,去蒂核),枇杷叶(刷去毛)、白果肉(去衣)、怀熟地各四两,生姜皮一两(炒焦黑),百部五两,天门冬、麦门冬(俱去心)各六两。用水五十碗,熬至十碗,滤出渣,再如法煎,共三次,取汁共三十碗,总和一处,入砂锅内,慢火熬至五碗,加炼蜜六两,收贮净磁瓶内。每早、午、晚各服十馀茶匙,白汤调服。( <本草汇言> )

④治热淋涩痛:干柿、灯心等分。水煎日饮。( 《纲目》 )

⑤治小便血淋:白柿、乌豆盐花煎汤,入墨汁服之。( <经验方> )

⑥治血淋:干柿,烧灰存性,为末。米饮调服。( <世医得效方> 柿焚散)

⑦治肠风下血:棉花核(炒黑,去壳)三两,侧柏叶(炒黑)四两,槐米(炒)一两。柿饼蒸烂捣丸,清晨滚汤下四、五钱。( <绛囊撮要>柿饼丸)

折叠编辑本段名家论述
《纲目》:"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盖大肠者肺之合,而胃之子也。按方勺《泊宅编》云,刘掾病脏毒下血凡半月,自分必死,得-方,只以干柿烧灰,饮服二钱遂愈。又王缪《百一方》云,曾通判子病下血十年,亦用此方一服而愈,为散为丸皆可。与本草治肠澼,消宿血,解热毒主义相合,则柿为太阴血分之药,益可征矣。又《经验方》云,有人三世死于反胃病,至孙得一方,用干柿饼同干饭日日食之,绝不用水饮,如法食之,其病遂愈,此又一征也。"
0595-23406125 服务时间 9:00-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