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25-07-21 00:21:25 标签: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杨广死的时候,江都城一片寂静。 没人吵没人闹,仿佛一切都被提前安排好了。 他身边那些原本该拼死护驾的将领,一个个不见踪影。 带头动手的,不是敌军,也不是反贼,而是他最信任的大将——宇文化及。 这事说出来,像是天上掉下来的霹雳。 谁都知道,杨广的父亲杨坚当初是怎么登上皇位的:北周末年刀光血影,他一手清洗掉了宇文家的四十三门宗亲,连带着把宇文氏的根全拔了。
可唯独留了宇文述一家。 这宇文述是谁?宇文化及的父亲。 三个字:没动他。 这不是手软,是算计。 宇文述家早年不是啥大户,祖上是匈奴破野头氏的后人,干的是马夫护卫这类营生,后来被宇文氏收了当家仆,男的养马护驾,女的在内宅做事。 这一家子靠着会骑会射,还有点眼力劲,慢慢混了个“宇文”姓。
北周时期,宇文述靠着跟对人,投对门,官场上一路爬,打仗能冲,文事也能写,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朝堂站位也能站得明明白白。 杨坚刚起事的时候,宇文述早早就表了态,站到了杨坚这边。 等杨坚真坐稳了天下,他没忘了这位老将。 其他宇文氏子弟都进了血名单,宇文述一家却像是被专门绕开了。 不是因为他姓宇文,而是压根不算“真正的宇文”。 杨坚心里清楚得很,这家人没皇族血统,留着他们,不至于惹出宗室复国的乱子。
用得着,扔得开,不碍事。 但人这玩意儿,最怕的就是你瞧不起他。 宇文化及出身虽低,但从小耳濡目染的,是父亲如何在朝堂上步步为营,是家门如何从奴仆变将门。 父亲临终前那句交代:“咱们虽姓宇文,可骨子里是匈奴人,要活得有骨气。”这句话他记了一辈子。 杨广争太子位的时候,宇文化及果断帮了一把。 杨勇退位,杨广登基。
宇文化及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兵权、官职一样没少给。 但他心里始终有根刺:再大的官也掩不住出身的低。 再高的爵,也擦不掉“奴仆后人”的标签。 他想翻篇,不是为复仇,是要让别人闭嘴。 他要拿实力压住这些看不起他的人。 大业末年,杨广南巡,政务全交给亲信打理,朝中空虚,百姓苦不堪言。
宇文化及在江都得了实打实的兵权,兄弟几个都掌着禁军,手下心腹一个个安插得妥妥当当。 外人看着他对杨广忠心耿耿,可是城里的流言,却越来越多。 说是夜里有人看见红光冲天,还有人说听见了钟声,像是有大事要发生。 这些传言一个接一个,都是宇文化及暗地里放出来的。 他不急,慢慢放,慢慢等。 他知道风声起来,才有人心慌,事才好做。
三月的一个晚上,江都城突然兵力调动,说是加强防备。 但实际上,宇文化及已经把关键位置都握在手里。 城门、宫门、巡逻、护卫,全是自己人。 第二天一早,他带兵直奔寝宫,杨广还没穿好衣服,就被按在床上,用大绳勒死了。 据说杨广临死前只说了一句话:“化及,你也要杀我?”但他没等到答案。 宇文化及没说话,转身就走。
这一套下来,干净利落。 接着他立了杨浩为帝,把江都控制得死死的。 可这皇帝是挡箭牌,没几天就被处理掉了。 他是真想自己坐那个位置,可惜,天下不是光靠兵权就能拿下的。 各地义军蜂拥而起,李密、窦建德、王世充,一个个不听他的号令。 兵败那年,他被李密部下抓住,死得没个体面,尸体被挂在长安城头,好几天才被收走。
有人说,这场兵变是宇文化及的翻身仗,也有人说他只是走到了父辈没走完的那一步。 但谁都不能否认,他那一刀,把隋朝推下了悬崖。 宇文化及死的时候,没人替他说话,连墓碑都没落个正名。 他一生都在证明自己,不是奴仆的后代,而是能改朝换代的将领。 可最后,还是被写进了“叛臣”的行列。 宇文述当年被留一命,是杨坚的一步棋。
宇文化及后来动手,是他自己的选择。
一个想活命,一个想立名,走的路不一样,结局却都写在史书里。
参考资料:
《隋书》卷三、《资治通鉴》卷一百八十、《隋唐五代史》吴宗国著、谢国桢《隋末农民战争史料汇编》
零食剧情网致力于提供最新电视剧剧情介绍 、电视剧分集剧情、明星个人资料 Copyright @2008-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零食剧情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滇ICP备2023009294号-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