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进口零食王国,您的零食管家!




生活常识

邢立达恐龙手记特别篇,

2022-08-10 00:00 admin

  天刚蒙蒙亮,临沂一个偏僻村子的湖边来了一辆三轮马帮。它靠近孔子的出生地曲阜。一群人从三轮车上下来,拿着凿子、扫帚和粉笔。在对一块土地进行了快速勘测后,他们开始凿穿地面上的坚硬土层。裸露的石头上有奇怪的坑。团队仔细标记了每个坑洞,测量了一下,然后拍了照片。路过的村民没有一个知道他们要在这片未开垦的荒地上做什么,但是团队没有理会村民好奇的询问。

  临沂新发现的恐龙脚印有上千个脚印,至少是7种不同恐龙留下的。

  挖掘者不想暴露他们的古生物身份。他们应该尽力避免任何关于这里可能有价值的恐龙化石的消息在人群中传播。让团队保持沉默并领导挖掘工作的人是来自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的年轻古生物学家邢立达,一个充满活力的男孩。这是该小组第一次来到这个地点。脚印是当地艺术家邢立达的一个朋友发现的,他是一个业余恐龙爱好者,对恐龙脚印等所有化石都很喜爱。35岁的邢立达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至少年轻10岁。她喜欢在工作时唱歌和开玩笑。他数了数这里的恐龙足迹,意识到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发现,不禁兴奋起来。这个场地有一个美式橄榄球场那么大,包含数百个,可能是数千个保存完好的恐龙足迹,这些足迹大小不一,年代各异,来自至少七个不同的物种。

  真的很棒,甚至比我们预期的还要好,邢利达说。他推测,1亿年前,这片土地相当于今天塞伦盖蒂大草原上的一处水源,这里聚集了许多蜥脚类、食肉兽脚类、鸟类,或许还有食草兽脚类(它们用两条腿走路)。邢利达说,这个地方可能会跻身中国十大恐龙足迹之列,在全世界都是一个惊人的发现。对这个遗迹的彻底研究可能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在这里,可能会出现一些重要的线索:在今天的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恐龙生活在哪里,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邢利达对此很着迷。

  他曾经收集了一块前所未有的琥珀,里面封存着恐龙羽毛化石。这被邢立达当成了爱好,让他有点名气。但他最喜欢的是恐龙足迹。足迹往往被骨骼化石抢了风头,但却是恐龙生态和行为信息的重要来源。他的激情驱使他跑了100多个脚印,在中国所有34个省、市、自治区中的31个留下了足迹。他是大多数足迹的第一个研究者,关于这些足迹的许多信息都是通过他的业余化石爱好者的接触了解到的。他还在中东、韩国和美国挖掘过。

  邢立达的研究速度惊人。由于地质运动,一些保存最好的脚印所在的地层从平坦的岩壁变成了垂直的岩壁,他还学会了攀岩。他拼命挖掘,从2010年开始,他已经发表了90多篇论文,记录了不同物种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通常可以填补稀疏的骨骼化石记录之间的空白),描述了古代的栖息地环境,以及恐龙的行为和相互作用。邢立达几乎把他个人的发现编织成了一张整个东亚地区恐龙栖息地和物种分布范围的综合地图。

  中国近年来有许多重要的化石发现,兴利达地图将有助于为这些发现提供环境背景。他的工作紧跟美国该领域最近的学术动向,但对于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来说是前所未有的。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和平区Tumbler Ridge古生物研究中心化石足迹专家、邢立达老师之一理查德麦克利(Richard Mackley)说。他补充说:他正在为中国的化石足迹研究建立一个基本的综合框架,但在他之前,只有一些零星的记录。

  在四川谷林河边测量恐龙足迹。

  邢立达出生在广东潮汕,父母都是行医者。他对恐龙的迷恋可以追溯到他6岁时看的一部日本动画,里面包含了他想要的所有元素:时光旅行、美丽的公主、激光武器,当然还有恐龙。从此,我买了书店里所有的恐龙书,开始了解这些神奇的生物。邢利达回忆道。

  少年时,他建立了一个恐龙数据库,记录了900多种恐龙的名字,并翻译成中文。他的同行还在用这个工具。他还写信给当时丹佛科罗拉多大学的化石足迹专家马丁洛克利,向他征求研究恐龙足迹的建议。洛克给邢利达发了整整一捆资料。2007年,只有大学学历的邢立达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描述了在今天四川的古沉积物中留下足迹的白垩纪恐龙种群。

  还有兴利达的一只蜥脚类动物的肩胛骨。

   2005年从兴利达大学毕业,脱离恐龙一段时间,成为一家报社的科技记者。但几年后,他重返学术界,在加拿大埃德蒙顿的阿尔伯塔大学学习古生物学。去年,他在中国地质大学完成了博士学位。一路走来,他和洛克利逐渐成为好朋友和合作者。大约10年后,我在北京遇见了他。2012年,我们两人第一次联合发表了关于恐龙足迹的论文。骆家辉说,从那以后,我们一共发了60多篇,平均一个月一篇。

  这些论文几乎涵盖了古生物学的每一个领域,但每一篇都发现了大量的足迹,为这些领域提供了新的证据,包括恐龙出现的时间和地点,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他记录了中国最古老的蜥脚类和鸟脚类恐龙的足迹,证明了这些恐龙在1.92亿年前(侏罗纪早期)就已经在亚洲活动,比之前的骨骼记录稍远。另一项研究显示,广东有恐龙:鸭嘴兽,一种小型的类似鸟类的兽脚亚目恐龙,以及在白垩纪晚期在湖泊周围徘徊的翼龙。它们可能是大型兽脚类恐龙的食物。这些龙都没有留下任何骨骼化石。此外,邢利达也依靠这些发现挑战传统智慧。在2016年的一篇论文中,他和他的同事研究了

  了甘肃省的一种蜥脚类恐龙的足迹,并表示这种动物并不会游泳, 这和一直以来学术界持有的观点都不同。这些恐龙在曾为湖底的地层中留下了浅浅的足迹,这说明了它们利用水的浮力在移动;而它们的爪子留下了更深的洞,这暗示了它们并不是在游泳,而是抓紧地面来牵引身体或者保持平衡。

   毫无疑问,邢立达是中国恐龙足迹研究的领头羊。 洛克里说。然而邢立达出成果的速度,在中国古生物研究的小圈子里引发了一些担忧,有人表示说他是不是在 抄近路 。 在这个圈子里,一些人会觉得,他是不是发太多论文了。 知名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徐星研究员说。他曾经是邢立达的研究生中方共同导师。不过,徐星认为,他这位年轻同事的研究是非常扎实可靠的。

   胡康河谷矿区。

   邢立达如此 着急 ,是有原因的。随着中国近些年来工业的高速发展,在许多建筑工地中都发现了古生物遗迹,但是许多都直接被摧毁了,邢立达对此也有着非常痛心的亲身体会。几年前,他的团队在四川发现了一处恐龙足迹,而当地的一个矿业公司,在听闻科学家希望政府保护这些遗迹之后,做出了一些事情。 他们在一个深夜悄悄出动,将整个足迹点地全部破坏了。 邢立达回忆道。在破坏之前,他和同事们只记录了这些足迹中的一小部分。

   在那之后,邢立达在新足迹点上,都会采取一种低调的工作方式,包括对研究团队的发现三缄其口。不过,在临沂,他用另外一种重要的方式打破了这种沉默:邀请附近大学的专家加入足迹点的挖掘。他们的支持,对于当地政府保护这个足迹点有着重要意义,说不定会还会将这里开发成恐龙足迹公园。

   邢立达对恐龙如此着迷,甚至他业余活动的中心,也与恐龙相关:他正在建立一个脊椎动物琥珀的系列收藏,其中包括 200 余个羽毛琥珀了。他用潮汕人大家族的资金,在缅甸当地的一个珠宝市场去买琥珀(一些古生物学家反对将化石从发掘地带走,邢立达表示,如果缅甸当地的研究机构和系统能够保存这些化石,他会考虑归还。)这些琥珀也为发论文提供了素材。在 2016 年 12 月《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的一篇论文中,邢立达和加拿大雷吉纳皇家萨斯喀彻温博物馆的瑞安 麦克拉尔(Ryan McKellar)共同描述了团队的发现:琥珀中封存的一只幼年恐龙的尾巴,形成于大约9900万年前。

   琥珀中的恐龙尾巴。

   这个发现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注意。就在前几天,他在《冈瓦纳研究》(Gondwana Research)发的论文中描述了另外一个来自缅甸的宝贝:在一块9900万年的琥珀中,保存得极其完好的幼鸟化石。(本站的报道看这里 大新闻:我们发现了一只琥珀里的远古鸟!)

   完好地保存在琥珀中的幼鸟标本。

   然而,邢立达最期望的,还是通过不那么 好看 的恐龙足迹,为学术界带来更大的影响。在临沂,他被这些足迹中所保存的细节所惊叹。一些蜥脚类恐龙的足迹甚至可以分辨出每个脚趾头。在邢立达希望描绘的恐龙生态全景图中,这个足迹点能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两到三年之内,我们就能解释,中国曾经出现了哪些恐龙,它们曾经生活在哪里,以及都生活在什么年代。 他说。

   这个时间表看起来很有野心,但是正在与邢立达赛跑的,却是整个国家争分夺秒的粗放式发展。 我们正在快速行动,争取在糟糕的情况发生之前拿到更多数据, 他说。 恐龙足迹很珍贵足迹他们是自然留下的重要记录,并不只是石头上的洞洞而已。

0595-23406125 服务时间 9:00-22:00